【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积贮疏》】在2023年高考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部分依然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论积贮疏》作为一篇典型的政论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严谨的逻辑结构,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本文不仅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更注重对作者思想内涵的把握与现实意义的联系。
《论积贮疏》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所作的一篇奏疏,旨在向当时的统治者提出关于国家粮食储备问题的建议。文章以“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有也”开篇,强调了百姓生活安定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贾谊认为,国家若不重视粮食储备,一旦发生灾荒或战乱,将导致社会动荡,甚至危及政权稳定。
文中通过对比古代与当下的情况,指出当时社会存在“仓廪空虚、民多饥馑”的现象,并进一步分析其根源在于“农事废而商贾兴”,即农业生产的荒废与商业活动的过度发展。贾谊主张恢复农业生产,鼓励农民耕种,同时限制奢侈消费,以实现“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想状态。
从语言风格来看,《论积贮疏》用词简练,逻辑严密,具有强烈的劝谏意味。文章善于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说服力。例如,“夫积贮,天下之大本也”一句,既点明了粮食储备的重要性,又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对于考生而言,理解《论积贮疏》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核心观点——“积贮为本”,并能结合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在答题时,应注重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如“疏”、“仓廪”、“积贮”等,同时注意文章结构与作者意图的分析。
此外,该篇文言文还蕴含着深刻的现实启示。在当今社会,虽然粮食问题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但“积贮”精神仍然值得借鉴。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具备长远眼光,注重资源积累与风险防范。
总之,《论积贮疏》不仅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历史意识的良好素材。通过对这篇经典文本的学习与思考,学生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