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叙事案】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闪烁着不同的光芒。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常常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感受到教育的温度和力量。今天,我想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班上的真实故事,它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真正含义。
那是一个普通的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教室,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耍。小宇是班上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太爱说话,也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他总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其他小朋友嬉戏。作为老师,我一直在观察他,试图找到打开他心门的方式。
有一天,我发现他在画画时特别专注,画了一幅很生动的“家”。画中有爸爸、妈妈和他自己,还有一只小狗。我走过去,轻声问他:“这是你的家吗?”他点点头,眼睛里闪着一丝光亮。我顺势说:“你画得真好,能告诉我这是谁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慢慢地说:“这是我的爸爸,他以前经常陪我玩。”那一刻,我意识到,也许可以通过绘画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从那天起,我开始鼓励他多画画,并在每次展示作品时给他更多的关注。我还请他担任“小小画家”,负责在班级墙上贴上他的画作。慢慢地,他开始和其他小朋友有更多交流,也开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有一次,他甚至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虽然声音很小,但我听到了,也看到了他眼中的自信。
这个过程让我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去表达自己。作为教师,我们不是要强行改变他们,而是要学会倾听、理解,并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成长。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希望,唤醒潜能。
在幼儿园这片充满童真的天地里,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而我,也在这些点滴中不断学习、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