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侥幸(作文1300字及初二议论文作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一些人说:“这次运气好,下次也一样。”“反正不会出事。”这些话听起来似乎很轻松,甚至让人觉得有几分“聪明”的意味。但事实上,这种“侥幸心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引爆,后果往往难以挽回。
侥幸心理,是指人们在面对风险或挑战时,抱着一种“也许不会发生”的心态,试图通过运气来规避责任或困难。它看似是一种“聪明”的选择,实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过早地陷入侥幸心理,不仅会影响学习态度,更可能对未来的成长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首先,侥幸心理会让人失去努力的动力。在学习中,如果总是想着“考试不会这么难”,“随便看看就能及格”,那么就很难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知识。长此以往,成绩自然会下滑,甚至出现挂科、补考等严重后果。而这些结果,往往是那些曾经抱着侥幸心理的人无法承受的。相反,那些脚踏实地、认真对待每一份作业和每一次考试的同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认可与自信。
其次,侥幸心理容易导致不良习惯的养成。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图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认为“别人闯红灯也没事”,于是自己也跟着闯;有人为了追求刺激,尝试抽烟、喝酒,以为“偶尔一次不会有事”。然而,正是这些“小错误”积累起来,最终可能会酿成大祸。例如,青少年因沉迷网络、逃课、打架斗殴而走上歧途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都是侥幸心理在作祟。
再者,侥幸心理会削弱一个人的责任感和抗压能力。当我们总是依赖运气而不是自己的努力时,就会逐渐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产生退缩、逃避的心理,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人,是不会被侥幸心理所左右的,他们会勇敢面对挑战,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寄希望于“好运”。
那么,如何才能远离侥幸心理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努力才有收获”、“付出才会有回报”的道理,拒绝走捷径的心态。其次,要学会承担责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推卸、不逃避。最后,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制定学习计划、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远离侥幸,走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总之,侥幸心理虽然看似“轻松”,实则充满危险。它不仅会阻碍个人的成长,还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初二的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远离侥幸,用实际行动去迎接每一个挑战,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踏实、坚定、光明。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拒绝侥幸,拥抱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