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长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其中《登徒子好色赋》便是不可忽视的一篇。这篇文章虽短小精悍,却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学、伦理思想的重要文本。
一、原文
《登徒子好色赋》
楚王使大夫宋玉对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梦见一妇人,其状甚丽,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遂为神女。后世传以为神,而不知其真也。今有登徒子,好色而无度,闻于国人。吾欲问之,其辞若何?”
宋玉对曰:“臣闻古之君子,不以私欲乱其心;不以美色惑其志。登徒子则不然,其好色也,非止于形貌,而在于情欲。彼见女子,必悦之;遇佳人,必慕之。其心如火,其意如风,不能自已。”
王曰:“然则汝亦好色乎?”
宋玉曰:“臣之好色,乃出于礼,出于敬,非贪欲也。若夫登徒子,则专以好色为务,不顾廉耻,不择手段。故臣不敢与之同列。”
王曰:“善。”
二、翻译
《登徒子好色赋》
楚王派遣大夫宋玉去询问说:“从前先王游览高唐时,梦见一位女子,容貌非常美丽,自称是巫山的神女。楚王于是与她发生了关系,后来人们传说她是神女,但其实并非如此。如今有个叫登徒子的人,好色而没有节制,名声传遍全国。我想问问你,该怎么评价他呢?”
宋玉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君子,不会因为私欲扰乱内心,也不会因为美色迷惑意志。而登徒子则不同,他的好色不仅限于外表,更在于情感欲望。他看到女子就会喜欢,遇到美人就心生仰慕。他的心思如同烈火,情绪如同狂风,无法自控。”
楚王问:“那么你也是好色的人吗?”
宋玉回答:“我的好色,是出于礼仪和尊敬,并非贪图欲望。而登徒子则一心沉溺于色欲之中,不顾廉耻,不择手段。所以我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楚王说:“你说得对。”
三、赏析与思考
《登徒子好色赋》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深刻地揭示了“好色”这一人性弱点在不同人身上表现的差异。宋玉通过对比自己与登徒子的行为,表达了他对“好色”的理性态度——即好色可以存在,但必须有节制、有道德底线。
文章语言简练,逻辑清晰,体现了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风貌。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当时社会伦理观念的反映。
四、结语
《登徒子好色赋》作为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古文,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人性、道德与欲望之间关系的深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应保持理智与克制,方能在纷繁世界中守住内心的清明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