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活动:不许摸(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一、活动名称:
《不许摸》——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身体的隐私部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会拒绝他人不当的身体接触,培养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
3. 通过游戏和情境模拟,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三、活动准备:
- 教具:图片、绘本《我的身体我做主》
- 情景道具:小熊玩偶、角色扮演服装
- 环境布置:设置“安全小卫士”角,用于情景模拟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绘本《我的身体我做主》,引导幼儿观察图画,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是不能让别人随便摸的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2. 情景导入(8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小明在公园里被一个陌生人拉住手,他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通过故事引发幼儿对“不许摸”的思考。
3. 游戏互动(10分钟)
开展“我是安全小卫士”游戏。教师扮演“陌生人”,用各种方式接近幼儿,如“我想摸摸你的头”、“我可以抱你一下吗”。幼儿根据规则,大声说出“不许摸!”并做出拒绝动作。通过游戏强化幼儿的反应能力。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情景扮演。例如:
- 场景一:在公共场合,有人想摸孩子的脸。
- 场景二:同学之间开玩笑地想碰触身体。
每组幼儿轮流扮演“被摸者”和“旁观者”,其他幼儿观察并给出建议,教师适时引导。
5. 总结提升(7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边界,别人如果想摸我们,我们要勇敢地说‘不’。”同时提醒幼儿遇到危险时要告诉老师或家长。
五、延伸活动:
1. 家园共育:发放《家庭安全小贴士》,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身体保护知识。
2. 区域活动:在“安全角”投放相关绘本和道具,供幼儿自主阅读和模仿。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身体界限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温和性,避免造成幼儿心理压力。同时,应关注个别幼儿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七、注意事项:
- 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孩子的感受,避免强迫参与。
- 对于表现出焦虑或害怕情绪的幼儿,要及时安抚并给予安全感。
- 教师应以正面、积极的方式传递信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八、附:教学资源推荐
- 绘本:《我的身体我做主》
- 视频:儿童安全教育动画短片
-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氛围
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也增强了自我意识和安全意识,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