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古诗赠刘景文ppt课件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古诗赠刘景文ppt课件,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15:01:15

古诗赠刘景文ppt课件】一、课程导入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情感的寄托。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一首经典古诗——《赠刘景文》,通过这首诗,感受诗人苏轼对友人刘景文的深情厚谊,体会古人对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才华横溢,诗词、散文、书法皆有极高造诣,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三、诗歌原文

> 赠刘景文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诗意解析

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花已经凋谢,不再有那撑起雨水的荷叶。这里描绘的是秋末初冬的景象,表现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萧瑟感。

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虽然枯萎,但它的枝条依然挺立,不畏风霜。这句诗突出了菊花坚韧不拔的品格,象征着朋友在逆境中的坚强意志。

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之中最美的景色,希望你能够记住。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与鼓励,提醒他在艰难时刻也要看到希望和美好。

第四句:“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值得珍惜的时节,正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这是对秋天丰收景象的赞美,也寓意着人生的黄金阶段。

五、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对秋末景色的描写,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勉励。

2. 对比手法:以“荷尽”与“菊残”形成对比,突出菊花的顽强与坚韧。

3. 哲理意味:诗句不仅写景,还蕴含着人生哲理,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

六、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意,掌握诗中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 学习古诗的赏析方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 感受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七、课堂活动建议

- 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节奏与韵律。

- 小组讨论:分组探讨诗中“荷尽”“菊残”的象征意义。

- 情景再现: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并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

- 拓展延伸:比较其他描写秋景的古诗,如杜牧的《山行》等,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八、总结升华

《赠刘景文》不仅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温情的友情诗。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困难与萧瑟中,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希望。正如诗人所说,“最是橙黄橘绿时”,人生总有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九、板书设计

```

古诗《赠刘景文》

—— 苏轼

荷尽 → 萧瑟

菊残 → 坚强

好景 → 鼓励

橙黄橘绿 → 珍惜

```

十、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赠刘景文》。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一年好景君须记”的理解。

3. 尝试用现代语言改写这首诗,表达同样的情感。

结语:

让我们在古诗的熏陶中,学会欣赏生活的美,珍惜身边的情,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