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查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查房是提升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环节。本次护理查房围绕“骨筋膜室综合征”这一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急症展开,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骨筋膜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是指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肌肉和神经缺血性损伤的一种病理状态。该病常见于四肢,尤其是小腿和前臂,多因外伤、骨折、严重挤压或过度包扎等引起。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甚至截肢。
在护理查房过程中,我们首先回顾了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典型症状包括剧烈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肿胀及皮肤苍白或发紫。其中,“5P”征(Pain, Pallor, Paresthesia, Pulselessness, Paralysis)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别是疼痛是否呈进行性加重,这往往是病情恶化的早期信号。
随后,我们重点探讨了该病的护理措施。首先是病情监测,包括定期测量肢体周径、评估感觉和运动功能,以及记录疼痛程度。其次是疼痛管理,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协助医生进行减压手术准备,如切开减压术,确保术前护理到位,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肢体循环恢复情况。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还强调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患者及其家属,应详细讲解疾病的危害性、治疗过程及康复注意事项,增强其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护士应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此次护理查房不仅提高了护理团队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认识,也增强了大家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