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优,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0:13:3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极具情感深度和文学价值的散文。作为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十课,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童年记忆的深情回顾,也通过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温暖的赞美。

文章以“我”对保姆阿长的回忆为线索,讲述了她虽不识字、性格粗俗,却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特别是她为“我”买来《山海经》这一事件,成为“我”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这不仅体现了阿长对“我”的关爱,也反映了她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对知识的尊重与向往。

鲁迅在文中并没有直接赞扬阿长,而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她的朴实与真诚。比如,他写阿长睡觉时“摆成一个‘大’字”,又如她常讲些“烦琐之至”的规矩,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恰恰构成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

此外,文章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情,既有叙述性的描述,也有抒情性的表达。鲁迅用平实的语言,将一段平凡的往事写得感人至深,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这篇课文:一是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从最初的嫌弃到后来的敬重;二是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普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三是品味语言风格,感受鲁迅散文的独特魅力。

《阿长与〈山海经〉》不仅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生活的温度。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行动。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升语文素养,更能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