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的“最后一公里”,在推动乡村振兴、落实政策法规、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尽管各地在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为此,我们围绕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和资料查阅等方式,我们了解到,多数乡镇政府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基础设施等方面已逐步完善,基本能够满足日常管理和服务需求。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乡镇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调研也发现,部分乡镇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懂技术、会管理、善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二是财政保障不足,部分地区依赖上级转移支付,难以自主开展重点工作;三是信息化水平较低,政务服务手段滞后,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四是权责不匹配,一些事项虽由乡镇负责执行,但缺乏相应的资源和权限,制约了工作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乡镇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年轻化、专业化的人才储备。部分干部对新政策、新技术掌握不够,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2. 资源配置不均衡
由于经济基础差异,不同地区乡镇之间的财政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导致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3. 制度机制不健全
部分乡镇在职责划分、考核评价、监督问责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导致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问题。
4. 群众参与度不高
基层治理中,群众参与渠道不畅,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导致政府服务与群众需求之间存在“信息孤岛”。
三、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1.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加大基层人才招录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任职。同时,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提升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2. 优化资源配置与财政支持
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3. 完善制度建设与运行机制
明确乡镇政府的权责边界,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监督问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行。
4. 推动数字化转型与智慧治理
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5. 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多元共治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只有不断提升乡镇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调研单位:XXX调研组
日期: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