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诗歌《有的人》的主旨思想,掌握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 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人”的价值与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的对比结构及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难点:体会诗歌语言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对“人”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诵音频、相关背景资料(如鲁迅生平、诗歌创作背景)。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引出主题。
播放配乐朗诵《有的人》,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停顿和节奏。
3. 提问: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精读分析(20分钟)
1. 结构分析:
-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采用“对比”结构,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写“骑在人民头上的人”。
- 第二部分:写“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 通过板书或PPT展示结构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2. 语言赏析:
- 分析关键词句,如“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等。
- 引导学生体会诗句中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味。
3. 情感体验:
-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有的人”的理解和感受。
-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心中“值得尊敬的人”。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鲁迅的纪录片片段或相关图片,增强学生对作者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 鼓励学生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强调“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2. 学生齐声朗读全诗,再次感受诗歌的感染力。
3. 布置作业:
- 背诵全诗;
- 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板书设计
```
《有的人》
——纪念鲁迅先生
对比结构:
骑在人民头上的 → 名字烂得更早
俯下身子为人民的 →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主旨:
尊重人民、服务人民才是真正的伟大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挖掘,提升其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备注:本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情感体验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力求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