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字希文,吴郡人。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以“断齑画粥”闻名。他年轻时便立下远大志向,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步入仕途后,以清廉正直、刚正不阿著称。
范仲淹一生致力于改革,尤其是在庆历年间,他与韩琦等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庆历新政”。新政包括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等,虽然最终因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但其精神影响深远。
在军事方面,范仲淹亦有卓越贡献。他镇守边疆期间,积极防御西夏入侵,多次取得胜利。他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以下是《宋史·范仲淹传》的部分原文及译文:
原文: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志如此。
译文:
范仲淹年少时便怀有远大的抱负,常常把治理天下的责任放在自己肩上。他曾说:“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他的志向正是如此。
范仲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与担当。他的思想和事迹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