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遏行云的意思解释】“响遏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声音高亢嘹亮,能够阻止云彩的流动,仿佛声音之大可以阻挡天空中的云朵。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列子·汤问》中关于韩娥的故事,用来赞美歌声的美妙与震撼力。
成语来源
“响遏行云”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一书。书中记载,韩娥是一位擅长歌唱的女子,她的歌声非常动听,以至于在她离开时,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后来,有人听到她的歌声后,感叹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而“响遏行云”则进一步强调了歌声的高亢与穿透力,仿佛连天上的云都被其声所阻断。
词语解析
- 响:指声音。
- 遏:阻止、拦住。
- 行云:流动的云。
合起来,“响遏行云”就是形容声音高亢、宏亮,足以让天空中的云彩停止流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音乐表演等场合,用来形容某人的声音或艺术表现力极为出色,令人震撼。例如:
- 他在演唱会上的声音如天籁般动听,真是“响遏行云”。
- 她的朗诵极具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其中,真有“响遏行云”之感。
现代应用
虽然“响遏行云”源自古代,但在现代语言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文艺评论、新闻报道、文学创作等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对声音的赞美,更是一种对艺术表现力的高度认可。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响遏行云”虽然是一个褒义词,但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如果用于描述普通对话或日常声音,可能会显得夸张或不恰当。
总结
“响遏行云”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声音的高亢与震撼力。它不仅是对声音的赞美,更是对艺术表现力的一种高度肯定。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值得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