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重点问答题历史】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八下”指的是八年级下册,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历程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以下整理了一些“八下重点问答题历史”的核心问题与参考答案,便于复习和巩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其背景主要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却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不公正对待,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同时,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 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和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地点是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4)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5.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国共第一次合作始于1924年,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6. 北伐战争的目标和结果是什么?
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经过三年奋战,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军阀势力,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四、抗日战争
7. 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
8.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全民族团结抗战,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3)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如苏联、美国等;
(4)日军战略失误,战线过长,兵力分散。
五、解放战争
9. 解放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解放战争从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
10. 三大战役是指哪三次战役?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三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次战役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六、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1.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意义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即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结
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内容涵盖了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阶段,学习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也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通过掌握这些重点问答题,可以更高效地应对考试,并提升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