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活动:铃儿响叮当(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铃儿响叮当》这首经典儿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
2.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理解歌曲表达的快乐情绪。
3. 能力目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尝试用动作、节奏等方式表现歌曲,提升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设备(如音响、电脑等)
- 歌曲《铃儿响叮当》音频
- 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三角铁等)
- 图片或视频素材(与圣诞节或冬日相关的画面)
- 简单的舞蹈动作图示或示范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引导幼儿:“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冬天里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吗?是下雪、堆雪人,还是收到礼物呢?今天我们要学一首特别好听的歌,它叫《铃儿响叮当》,听起来就像是在冬天里快乐地奔跑一样!”
播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习歌曲(10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唱歌曲,注意发音清晰,节奏准确。
- 分段教学,先教第一段歌词,再逐步延伸到整首歌曲。
- 可以配合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踏步等,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3. 节奏练习(8分钟)
-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引导幼儿认识不同乐器的声音。
-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如“叮叮当”部分用铃鼓,“雪花飘”部分用沙锤。
-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乐器,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奏。
4. 表演展示(7分钟)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动作进行表演。
- 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5. 拓展延伸(5分钟)
- 提问互动:“这首歌让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 展示一些圣诞图片或视频,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歌曲背景。
四、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是否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演唱和动作表现。
- 评估幼儿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及参与积极性。
- 记录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音乐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铃儿响叮当》,增进亲子互动。
- 结合节日主题,组织一次小型的“冬季音乐会”,让幼儿展示所学内容。
六、注意事项:
- 注意控制课堂节奏,避免过于紧凑或松散。
- 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 保持教室环境整洁,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结语: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节奏感、表现力和合作精神。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