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 通过律动活动,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激发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及适合律动的音乐(如轻快活泼的儿歌)。
2. 舒适的运动环境,确保活动空间足够宽敞。
3. 简单易懂的动作示范卡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5分钟)
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四肢、扭动手腕脚踝等,帮助孩子放松身体,为接下来的律动做好准备。
二、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地随着音乐摆动身体。然后提问:“刚才你们是怎么跟着音乐跳舞的?”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动作。
三、学习律动(15分钟)
教师展示几个基础的律动动作,例如拍手、跳跃、转圈等,并逐个教孩子们模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步骤讲解每个动作的具体做法,同时注意观察每位孩子的掌握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四、小组练习(10分钟)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对方的动作,相互帮助纠正错误。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顺利完成练习。
五、成果展示(5分钟)
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自己编排好的律动组合,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观看并鼓掌加油。最后评选出最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一组进行表扬奖励。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今天的律动课程内容,表扬所有积极参与的小朋友。布置家庭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创造新的律动动作,并记录下来下次分享给大家。
注意事项:
- 教师要始终保持微笑,用亲切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
- 动作设计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避免过于复杂难学;
- 注意控制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