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知道哪些食物是安全可食用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辨别不安全食品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 各种常见的食品图片(如苹果、香蕉、糖果、薯片等)。
- 视频短片《小朋友们的健康餐盘》。
- 食品安全宣传海报若干张。
- 小奖励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通过提问引出主题:“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吃什么呢?有没有吃过后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饮食经历,并激发他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二、学习新知
1. 展示图片:将准备好的食品图片逐一展示给孩子们看,请他们判断这些食物是否适合日常食用。例如,苹果和香蕉被认为是健康的水果,而过多的糖果和薯片则可能对身体不好。
2. 观看视频:播放《小朋友们的健康餐盘》视频,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结构。视频中可以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垃圾食品等内容。
3. 讲解规则:教师向幼儿解释一些简单的食品安全原则,比如“生熟分开”、“不吃过期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三、互动游戏
1. 找不同:在教室里布置几个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放置不同类型的食品模型或图片。请幼儿分组进行比赛,找出哪个场景中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扮演超市购物的情景,让他们选择合适的食材并讨论如何正确保存这些食物。
四、总结分享
活动结束时,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并鼓励大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给予表现积极的小朋友奖励贴纸作为激励。
延伸活动: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家里的冰箱,检查是否有过期食品,并尝试制定一份健康的家庭菜单。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让幼儿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