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梧桐树叶在秋风中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传递着寒冷的气息。江面上的秋风拂过,触动了游子内心的思乡之情。远处隐约可见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明亮,想必是有孩子在挑逗着蟋蟀玩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梧桐叶在秋风中飘落,不仅带来了季节的更替,也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次句“江上秋风动客情”进一步点明了这种情感,秋风触动的是游子的思乡情怀。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转向了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孩童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夜深篱落一灯明”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与前面的凄凉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巧妙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温暖与希望。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夜书所见》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