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医院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发热门诊的日常管理,确保诊疗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一、基本要求
1. 分区管理
发热门诊应设置独立的区域,包括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并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之间需有明显的标识,避免交叉感染。
2. 人员防护
所有进入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或面屏等。在接触不同患者时,应更换防护用品并进行手部消毒。
3. 患者管理
对发热患者实行分诊制度,优先安排至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在候诊期间应佩戴口罩,保持适当距离,减少聚集。
二、消毒措施
1. 空气消毒
定期对发热门诊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 物体表面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浓度500mg/L-1000mg/L)擦拭诊室桌椅、门把手、仪器设备等高频接触表面。每班次结束后应对所有表面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3. 医疗废物处理
所有使用过的防护用品、一次性医疗器械及患者产生的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并及时送至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隔离流程
1. 临时隔离
遇到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立即安排其进入临时隔离病房,并通知相关部门进一步评估诊断。
2. 终末消毒
每日诊疗结束后,应对整个发热门诊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包括地面、墙壁以及所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
四、培训与监督
1. 定期培训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
2. 监督检查
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抽查发热门诊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内感染风险,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同时,也提醒广大患者积极配合医院的各项防疫规定,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健康。
以上内容基于实际需求编写,旨在满足日常管理和操作指导之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