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不进则退”这句话常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不断进步,不能停滞不前。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完整出处,或者它的前一句到底是什么。其实,“不进则退”这四个字最早出自《荀子·天论》,原文是“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以学不可以已。故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是以学不可以已。不进则退。”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不进则退”的前一句是“学不可以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避免退步。因此,“不进则退”强调的是持续的努力和进步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职业发展,都需要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来说,“不进则退”的前一句是“学不可以已”,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希望每个人都能铭记这一点,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